宁诺经济系教授登上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

摘 要

  今天记者从宁波诺丁汉大学获悉:该校经济系健康经济学客座教授陈茁登上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以《新冠疫情后的中美卫生交流与合作》一文展望中美卫生合作之路。 在文章

今天记者从宁波诺丁汉大学获悉:该校经济系健康经济学客座教授陈茁登上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以《新冠疫情后的中美卫生交流与合作》一文展望中美卫生合作之路。

在文章中,陈茁教授及中国疾控中心前主任李立明教授,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前院长王克安老师,美国疾控中心前主任、埃默里大学副校长Jeff Koplan教授一起从中美卫生领域合作的历史出发,阐述了中美在卫生和医学方面的良好合作关系,并分析了中美卫生合作的挑战和机遇。

文章指出,疫情带来的持续性挑战将使中美在生物医学和公共卫生方面的联系与合作更具意义,并就新冠疫情后中美卫生方面的合作提出了三项建议:

1)恢复目前受到政治层面阻力的中美两国政府机构间医疗卫生合作和伙伴关系,以控制疫情并为未来的传染病暴发和疫情做准备;

2)促进学术界和科学界之间因政治考虑和疫情而受阻的合作和交流;

3)私营机构和民间组织与两国政府一起改善中美在卫生和医学领域的合作。

当谈到这篇文章时,陈茁教授说道:“我们首先回顾了以往中美在公共卫生和医学方面交流与合作的成就,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可能不太为人所知的合作成果,比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成立其实跟美国CDC有一些渊源。同时,中国在流感监测方面的一些计划也是通过和美国CDC的合作推进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新冠疫情当中,中国“现场流行病学”的项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得益于美国的流行病学专家们在中国做的培训。

当然,美国也同样从这些交流中受益匪浅,比如双方关于叶酸的合作为美国的医疗政策制定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中美双方同时也就流感监测方面开展过双向合作,包括彼此间互相提供流感病毒株型以便研究。事实上,中美在公共卫生和医学上的交流一直很稳定、通畅,并且卓有成效。当然,最近几年,中美在关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的确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我个人觉得在公共卫生以及气候变化方面,中美的交流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很有可能为中美的下一步合作打开一扇门。所以,我认为我们更应该持续推动双方在卫生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据悉,陈茁教授目前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基因组学(Genomics),对于学习经济学的同学来说是一个比较新兴且令人好奇的领域。对于这个研究方向,陈教授表示其实自己更关注于基因组学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层面,也就是基因组学经济学中与经济政策相关的部分,而不是完全的基因组学。他举例道,在美国有一种BRCA基因测序,可以帮助女性尽早发现并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那么,是否要规定保险公司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女性免费提供BRCA基因测序,以及这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成本和社会影响,都是其研究的内容之一。

对于有志于学习经济学的学生,陈博士也提出了以下建议:“大家对经济学有兴趣的话,一定要先把数学的基础打好。数学工具的使用在经济学理论、推导,以及实证方面的应用上始终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同学们也要重视对语言的学习,包括英文的写作和口语。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一个纯英文教学的学校,为学生提供浸入式的学习环境。因此,宁诺在语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新闻多一点

陈茁教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并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获得统计学理学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2006-2017年间任美国CDC健康经济师及高级健康经济师,并于2013年获得了CDC行为和社会科学研究卓越奖,在多家顶级领域的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陈茁教授曾于2016年至2018年担任中国卫生政策与管理学会(海外)会长,并于2017年至2018年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会长,2018年当选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理论与政策专业委员会委员。陈教授目前担任中国疾控中心周报(China CDC Weekly),安徽医药,全球健康研究与政策(Global Health Research and Policy), 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 等多家学术期刊编委会成员。

目前陈茁教授在宁波诺丁汉大学担任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系健康经济中心学术主任暨健康经济学客座教授,美国佐治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副教授。

编辑:张颖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